為企業運輸生產資料,將“中國制造”運往全球,給千家萬戶寄送快遞包裹……物流行業,是經濟的“信使”,直接反映了經濟發展的活躍度。
提升物流業發展質量、降低物流成本,對經濟發展十分重要。近日,省發展改革委印發《安徽省物流提質增效降本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2——2024年)》,聚焦提質、增效、降本三個方向,提出六大任務,要求力爭到2024年全省社會物流總費用與地區生產總值的比率降至12.8%左右。
發達的物流樞紐網絡體系,將給物流業發展提供強力支撐,要完善這個體系,須加強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促進物流樞紐提質擴容。根據《行動計劃》,我省將支持合肥、蕪湖、蚌埠、阜陽、安慶等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提升合肥陸港型、蕪湖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功能,梯次培育物流樞紐,爭取每年新增國家物流樞紐1個以上,促進物流樞紐互聯互通。同時,推動合肥、宿州、蚌埠、阜陽、蕪湖等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承載城市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城市創建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
物流業龍頭企業,能發揮強大的輻射帶動力。據介紹,我省將瞄準全球物流龍頭和全國合同物流30強、冷鏈物流30強、供應鏈物流10強企業等,深入推進招商引資,培育引進一批國際知名、高能級的大型龍頭企業。
推進物流數字化智慧化等新業態、新技術發展,能大大提升物流效率。我省將引導企業開展“互聯網+”車貨匹配、運力優化、運輸協同、倉儲交易等業態模式創新;推進新興技術和自動化、無人化、智能化設備應用,生產并推廣使用自動分揀、叉車、碼垛、零擔貨運分揀裝備;推動物流企業“上云用數賦智”,每年培育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5家左右。
對于與物流業打交道頻繁的企業來說,最期待的就是兩點: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我省將打出優化物流業營商環境、降低制度成本、加強要素保障等一系列“組合拳”。比如,在稅收、物流收費、通關便利化、車輛通行管理等方面給予保障,盡可能降低制度成本;保障物流用地需求,拓寬物流融資渠道,加強物流人才支撐,推動數據信息開放共享,讓物流企業進一步減少運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