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品流通這個市場很大,可以容納好幾家千億級的平臺和公司,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線下和線上合力發展,跨越百億銷售額,成為千億成員之一。”談及未來,鑫方盛總經理汪焰林如此說道。
據了解,鑫方盛成立于1989年,作為從線下起家的工業品流通企業,在30年的時間里,圍繞建筑類工業品領域,橫向拓展地域、門店規模,縱向延伸產業鏈,成為了全品類工業品領域的一站式采購服務平臺。
目前,鑫方盛業務包括工業品銷售、物流和金融服務等業務。其官方數據顯示,公司在海內外擁有近60多家分公司,為全球萬余家包括基礎施工、機電安裝、消防暖通、市政裝修等各類型建筑施工和物業維保企業,工廠、礦山等加工制造企業,以及建筑工業品貿易商等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商品及服務需求。業務輻射區域包括全國大部分地區以及和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南美等部分國家和地區。
據悉,2018年鑫方盛服務超過10萬家建筑類客戶、3萬個工礦類客戶,商品SKU超過30萬,營收達百億級。
近兩年,傳統企業線上化已深入各領域巨頭管理人員之心,鑫方盛也不例外。產業互聯網浪潮下,鑫方盛會如何轉型?如何看待工業品流通產業鏈的智能化?如何看待整個行業的發展?日前,億邦動力和汪焰林進行了一次深度交流。
推出方盛云采 線上線下齊步并行
汪焰林告訴億邦動力,近年來,傳統的工業品流通企業市場發生了一些變化。政策上,大力提倡和推動陽光采購、集中招標。客戶競爭越來越激烈,對成本控制要求越來越高,企業紛紛開始建立自己的采購系統平臺以規范化采購環節。“不透明,分類散、類目雜、成本高”成為了客戶的最大痛點。加之,包括1688、京東工業品、震坤行等線上工業品流通企業的闖入,快速線上化轉型成為了鑫方盛的必走之路。
于是,鑫方盛組建了200人的研發中心,于2018年上線“方盛云采”平臺,產品品類從五金機電建材擴展到全品類工業品。方盛云采平臺除了能讓客戶在線上完成采購,同時也能直接對接到客戶自有的采購系統平臺,順應客戶紛紛建立自有采購系統的趨勢。
據汪焰林介紹,方盛云采承擔集團線上化轉型的任務。目前,其業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面向C端的零售采購,讓用戶可以在線上很快查到商品價格,進行零售采購。
二是面向已合作的中小型客戶進行線上化B端采購服務。該類客戶一直在鑫方盛門店采購,現在邀請他們逐步從線上采購。
三是對接大客戶線上采購業務,主要針對大型的私企、上市公司、國企、央企,以及地方的城建建工集團。汪焰林表示,該類大客戶有自己的線上平臺,但其平臺是對內開放服務,他們下面的二級、三級公司采購足夠支撐內部平臺的流量,但該類平臺的痛點是工業品不夠齊全,而方盛云采剛好可以滿足其需求。
“把我們平臺的商品、價格導到他們平臺去,內部用戶對照下單,下單后我們負責給他們配送。這樣一來,流量是他們的,我們來做基礎服務。”
汪焰林告訴億邦動力,除了大型企業外,鑫方盛還和京東等電商平臺合作,為其工業品頻道供貨。“我們入駐京東工業品頻道,需求方通過京東下單,我們提供產品和負責落地配送服務。”
四是對接三到五線及鄉鎮市場的第三方門店分銷業務。下沉市場的小型工業品零售門店可以在方盛云采上采購、分銷,然后由鑫方盛各區域物流一二級中心進行配送。
除了線上業務,繼續在線下開工業品體驗店、夯實線下門店的力量,也是鑫方盛的重點業務。汪焰林表示,將通過線上線下業務共同發力,讓鑫方盛朝著下一個千億目標進發。
由于工業品采購非常重,純線上的發展只能解決交易,但解決不了后續的服務問題,比如用戶采購之后出了問題怎么辦等,因此,純線上平臺的方式,用戶體驗不夠好。所以,鑫方盛選擇在發展線上業務的同時,不斷到下沉市場開區域物流中心及綜合體驗店:在區域大市場開大店,在三到五線市場開小店、體驗店以及加盟店。
“我們的目標是通過3到5年,線下二三線城市門店全國密集覆蓋,線上交易額占到總交易額的30%到40%。”
產業鏈信息化建設:從內到外逐步智能化改造
產業互聯網浪潮的到來,首先推動的就是產業上下游的信息化和智能化。作為工業品流通領域的線下企業,鑫方盛如何促進自身信息化、智能化,以及如何帶動圍繞鑫方盛所形成的上下游產業鏈智能化呢?
對此,汪焰林表示,建筑類工業品行業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比較慢,但目前隨著業務的推動,從鑫方盛自身到上下游的供應商和采購商都在進行ERP的打通和其他SaaS輔助應用。
在鑫方盛自身業務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方面,除了采用ERP等SaaS服務打通,鑫方盛還在推動其線下門店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據汪焰林介紹,鑫方盛將傳統“臟、亂、低效”的銷售門市,升級為類似3C產品賣場的“工業品體驗店”,除了更加整潔、提升品牌形象外,體驗店內的每個SKU都有二維碼,采購員可以直接手機掃碼,查看商品信息、線上下單等,與互聯網平臺打通。
另外,鑫方盛還研發了無人倉庫系統“方盛云倉”,建造在客戶施工現場,能夠自動記錄倉庫的工業品庫存變化,自動補貨,降低客戶采購成本。
在圍繞鑫方盛形成的上下游工業品流通產業鏈信息化方面,汪焰林介紹稱,首先要完成的是讓大量的中小采購商養成線上采購的習慣。在完成整體的線上采購轉移后,會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推出智能化的SaaS產品,將其大面積鋪開。
“現在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通過我們的門店和線上方盛云采的平臺,貫通工業品需求端和采購端,之后將通過集合需求側的訂單來推動供給側和工廠生產的智能化改革。”汪焰林如此說道。
在汪焰林看來,工業品離C2F的智能化和定制化還有一些距離,而鑫方盛現在也在做一些初步產品的嘗試。有些客戶提出需要特殊尺寸規格的工業品,鑫方盛就和供給方一起為客戶提供定制化需求的產品。
總體來看,未來,鑫方盛除了提供采購平臺和物流、金融等采購相關服務外,還將通過智能化SaaS系統,結合客戶采購平臺建設需求,幫助其建立內部管理、審批等一系列標準化線上流程系統,增強上下游客戶粘性。
工業品流通行業未來:透明化+全品類化+智能化
工業品銷售的互聯網轉變已成為重要趨勢,原有的地域、品類等壁壘在逐漸被打破,工業品銷售市場的集中度一定會不斷提升,這為大體量玩家的誕生塑造了條件。目前來看,鑫方盛、震坤行、1688、工品一號等企業和平臺,都在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擴大自己的實力,從而爭取更大的連接能力。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跑出來成為頭部企業?在汪焰林看來,一個工業品流通平臺,未來要向成為行業頭部玩家,需要滿足專注、透明、直供、智采、齊全、現貨等特點。
尤其是直供和現貨,汪焰林表示,鑫方盛目前99%的品類可以做到廠家直供,其中一些關鍵品類,鑫方盛以參股、控股的方式與上游廠商強綁定。
而現貨意義在于能快速供貨。汪焰林稱,鑫方盛的做法是自建倉儲和物流,目前其總倉儲面積50萬平米以上,現貨金額超8億元。物流方面,則由300多輛配送專車,900多人配送團隊,能夠做到24小時內送達。
從長遠來看,未來工業品流通領域會如何發展?汪焰林認為,未來,工業品流通領域會朝著透明化、全品類化和智能化等方向發展。
“工業品流通這個市場很大,可容納好幾家千億級的平臺和公司,現在就看誰跑得快了,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千億巨頭之一。”
汪焰林告訴億邦動力,對于鑫方盛來講,目標已經很明確,而且人才也在充分鍛煉和集結,現在需要的就是“在未來三五年里,專注于工業品領域,快速跑起來,抓住產業互聯網這波大浪潮”。
下一條:萬商聯購獲數百萬美元A輪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