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五年、四次審議”,頒布于2018年8月31日,將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作為我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 更是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領域的“憲章”。為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獨家發布國內首部《電子商務法》解讀報告,從重點條文、領域分 析、關鍵詞等多個維度進行系統性分析解讀,從而引導電商更加規范,促進我國電商發展。
在距離《電商法》實施不到一周的時間,為了幫助廣大商家更好地應對行業變化,消費者更好地維護自身合法權益,12月27日,國內知名電商智庫————電子商務研 究中心發布了國內首部《電子商務法》解讀報告。通過攜手多位國內知名電商界一線實戰律師對《電商法》進行分析解讀,試圖透過條文尋求對電子商務今后合規發 展的方向,從立法歷程、重點條文、領域分析、關鍵詞等多個維度展開探索,管窺當前中國電子商務產業存在的發展問題,從而正確引導電商各個平臺合規管理,促 進電子商務健康發展。
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即將發布的《2018年中國進口跨境電商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進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達1.03萬億元,預計2018 全年將達到19000億元,同比增長26.7%。報告顯示:我國進口跨境電商蓬勃發展,已形成了以下“三大陣營”:以網易考拉、天貓國際、洋碼頭、京東全 球購(海囤全球)、唯品國際、亞馬遜海外購、寺庫、小紅書商城為代表的一線“頭部平臺”,以蘇寧海外購、1號店全球進口、聚美優品、豐趣海淘、魅力惠、寶 寶樹美囤媽媽、易趣為代表的“第二梯隊”,以及以蜜芽、寶貝格子、波羅蜜全球購、國美海外購、五洲會、海蜜嚴選、聚優澳品、跨境淘、麥樂購、摩西網、優集 品、冰帆海淘等為代表的“第三梯隊”,市場格局梯隊層次鮮明,“寡頭效應”初步顯現。
面對如火如荼的跨境電商發展,本次電商法以四條法律也就此作出了規定,可以看出規范方式也是比較籠統的,但是態度很明確:支持,為跨境電商提供便利,同時也 要求其合法合規。長期以來,跨境電商存在兩種業務模式:保稅和直郵,由于法律關系不明確,合同關系還是委托關系導致的責任也不同,因此產生了一系列糾紛。 此外,跨境交易還存在逃稅避稅、涉嫌走私;部分跨境經銷商真假摻賣、不提供售后;私下交易、現金交易以逃避監管以及侵犯知識產權等問題。本次電商法第二十 六條確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跨境電子商務,應當遵守進出口監督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明確了跨境電商無論何種模式,必須遵守進出口以及國內法律。
跨境電商方面規定是亮點也是缺憾
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德恒(深圳)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呂友臣律師認為,《電子商務法》中,對于跨境電子商務的規定,僅僅是一種原則性規定,且散見于其他法律法規和規定的影子,留有極大的空白待日后逐步完善。
此外,呂友臣律師還持兩個基本意見:一方面,我國跨境電商確實存在立法缺失,不光在法律、行政法規的層面上存在缺失,就連海關總署等管理部門的行政規章也都 沒有。目前實踐中能見到的就是國務院的一些政策性規定和海關總署等部門的一些公告,行政管理規范嚴重缺失。從這個方面講,電子商務立法對跨境電商的規范, 確實是一個標志性事件。另一方面,電子商務法中對跨境電商的規范是框架式的、籠統的,沒有具體詳細的規定,不具備任何的可操作性。實踐中的難題沒有真正的 解決。
2018 年11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明年1月1日起,延續實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現行監管政策,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執行首次進口許可批件、注冊或 備案要求,而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在對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清單內商品實行限額內零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70%征收基礎上,新增群 眾需求量大的63個稅目商品。提高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商品限額上限,將單次交易限值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5000元,將年度交易限值由目前的每人每年2萬元提高至2.6萬元。
2018 年11月30日,商務部、財政部等十幾個部委聯合發布了三份進口跨境電商政策文件,分別為:商務部等六部委《關于完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 知》;財政部等三部委《關于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財政部等十三部委《關于調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公告》。提高享受稅收優惠 政策的商品限額上限,擴大清單范圍,并于2019年1月1日起執行。
對此,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
觀點一:海淘代購將會是“浴火重生”
有延續,也有變化。跨境電商政策調整除了清單擴容和稅收優惠政策的商品限額提高外,還明確已經購買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得進入國內市場再次銷售。這是再 次明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得進入國內市場再次銷售,基本對跨境電商行業不會產生新的影響,不過對個人代購或會產生“浴火重生”的影響。不管是個人名義,還是以公司為單位運作的代購公司處于“灰色地帶”,以后運作更難。同時,我認為這個政策對海淘代購,微商刷單會很有利的打擊,對給線下實體店供貨的人也是很大的打擊,但對一件代發的判斷,有點含糊。
觀點二:政策持續利好進口跨境電商
國務院再次決定延續和完善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政策并擴大適用范圍,對中國進口跨境電商行業將帶來重大利好,我注意到這也是“四八新政”出臺后第三次延期執行。不 僅延續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繼續有利于跨境電商企業做大做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監管模式和措施繼續完善,對質量的監管和把控也會加強。政府已在反思外 貿監管政策,在跨境電商所引發的全球貿易新趨勢下要進行監管創新,仍需要時間繼續推行試點,以總結經驗,研究出一套更符合全球貿易發展趨勢的跨境電商監管 制度。
觀點三:給進口跨境電商更大想象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國務院還新增加了63個稅目商品,提高單次交易限值和年底交易限值,這繼續給進口電商行業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進口跨境電商依靠削減中間環節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成本,更好迎合了國內消費升級背景下對于更高性價比的國外產品的需求,從而發展迅猛,市場規模迅速擴大。跨 境進口電商未來需向中高端市場發展,以多種物流形式結合以應對形勢的變化,行業巨頭將更加凸顯自身供應鏈管理及資金運營優勢,帶動整個行業走向更加規范的 道路。而90后新生代消費主體跨境需求明顯,隨著80、90群體成為消費主力軍,該部分群體消費觀超前,對跨境商品消費需求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