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是外貿新業態的重要形態,已成為當前我國穩外貿、促轉型的重要動力。經過六次擴圍,目前我國跨境電商綜試區已經達到132個,將在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數字化發展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進一步推動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
近日,《國務院關于同意在鄂爾多斯等27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復》(以下簡稱批復)對外發布,同意在鄂爾多斯市、揚州市、鎮江市等27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值得關注的是,經過此次擴圍,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已達到132個,將為跨境電商這一外貿新業態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含金量提升
據了解,此次獲批的跨境電商綜試區將復制推廣前五批綜合試驗區成熟經驗做法,發揮跨境電子商務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積極作用,引導跨境電子商務健康持續創新發展,全力以赴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對于跨境電商綜試區的發展,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等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其中最具含金量的主要有四方面:一是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無票免稅”政策,出口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二是跨境電商零售出口企業所得稅核定征收政策;三是通關便利化政策;四是放寬進口監管等。
此次批復指出,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對綜合試驗區的協調指導和政策支持,切實發揮綜合試驗區示范引領作用。按照鼓勵創新原則,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協調配合,著力在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B2B)方式相關環節的技術標準、業務流程、監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探索創新,研究出臺更多支持舉措,為綜合試驗區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更好地促進和規范跨境電子商務產業發展壯大。另外,要進一步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統計體系,實行對綜合試驗區內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貨物按規定免征增值稅和消費稅等支持政策等。
穩外貿發力
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1.98萬億元,增長15%;其中出口1.44萬億元,增長24.5%。其中,跨境電商綜試區帶動作用明顯,有力推動了跨境電商平穩較快發展。
據了解,此前,國務院已經分五批次在杭州、天津等105個城市開展了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這次是第六批次設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對此,業內人士稱這彰顯我國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積極態度。經過六次擴圍,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在空間分布上更為均衡,已經從沿海地區向中西部發展,從一線城市向三四線城市擴展體現出我國漸進式改革開放的發展思路————在有效管控風險的前提下通過設立試點和鼓勵先行先試逐步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從而在規避風險的前提下有效推進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
據了解,批復還提出全力以赴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今年以來各地陸續出臺實招穩外貿,努力實現外貿“開門穩”“開門紅”。例如,福建出臺2022年一季度“開門紅”工作方案,提出在穩外貿方面要圍繞強化重點項目培育、支持優勢企業拓展外貿等九方面展開工作。
專家認為,總體而言,2022年我國外貿發展機遇大于挑戰,全球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和經濟復蘇將會給我國外貿發展帶來機遇。同時,各地還陸續出臺了穩外貿政策,將促進我國外貿的高質量發展。
助力轉型升級
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穩步增長,增速遠遠超過傳統貿易增速,已經成為我國進出口貿易的新引擎、應對新冠疫肺炎情影響和促進穩外貿目標實現的重要抓手。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外貿大省,2021年廣東跨境電商、市場采購兩大外貿新業態均突破3000億元,成為外貿增長新動能。在此次獲批的27個跨境電商綜試區中,廣東新增最多,達到8個,再加上此前13個已獲批設立跨境電商綜試區的地級市,截至目前,廣東全省已有21個地級市實現跨境電商綜試區全覆蓋,總數位居全國第一。另外,江蘇和浙江也實現了跨境電商綜試區全省全覆蓋,這也是跨境電商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
據了解,作為我國發展跨境電商的重要載體,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是我國創新開展跨境電商業務的重要場所。增設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一方面可推動這些綜合試驗區自身的外貿業務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推動了我國外貿的轉型升級。
專家表示,目前,探索跨境電商、海外倉等外貿新業態已成為穩定外貿增長的重要舉措。增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是響應外貿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推動產業數字化、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尤其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對穩外貿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能幫助更多地區和企業突破疫情封鎖實現外貿健康穩定發展。未來跨境電商占外貿的比重將會進一步提高,跨境電商B2B業務會迎來高速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