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建設貿易強國。作為一種新業態新模式,跨境電子商務已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新動能、轉型升級的新渠道和高質量發展的新抓手。
2022年1-12月,成都市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 913.47億元(進口36.2億元,出口877.27億元),同比增長33.3%。而開年以來,中央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更是針對行業發展需求接連出臺舉措,從降低跨境電商企業出口退運成本,到完善跨境電商發展的物流基礎設施,再到資金扶持企業建設獨立站等多維發力,推動跨境電商“加速跑”,提升外貿總體競爭力。
企業感受如何?未來又當如何步步為營,進一步實現高質量發展?記者對企業進行了采訪。
最新數據:2023年1月,全省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91.4億元,同比增長78.1%。其中進口6.1億元,同比增長2.2倍,出口85.3億元,同比增長72.5%。
政策針對性強
發展信心更足
2023年底,依托重點片區布局建設跨境電商產業園區10個以上,培育跨境電商優勢產業帶5個以上,集聚跨境電商備案企業3000家以上(其中交易規模超10億元骨干跨境電商企業3家以上),帶動實現交易規模1000億元以上;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做大做強,對年度跨境電商交易額超過5000萬元、2億元、5億元,且同比增長20%以上的跨境電商貿易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200萬元、500萬元的獎勵……
為推進成都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前不久成都印發了《成都市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稱《跨境電商三年行動計劃》),并制定了《成都市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以下稱《措施》),一經發布,受到跨境電商行業領域企業的廣泛關注。
作為跨境電商領域的服務商,在創貿科技(深圳)集團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總經理程翱看來,自2014年起布局成都,對這座城市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深有感觸,截至目前公司更是在成都服務500余家外貿企業,從營銷服務、品牌建設、曝光引流等方面為他們“出海”提供助力。尤其是看到《跨境電商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支持在跨境電商交易、國際物流與海外倉、跨境電商技術服務、國際營銷服務等已具備細分領域行業影響力的本市跨境電商企業做大做強,而《措施》中也將給予相應政策獎勵。程翱倍感興奮,“政策不僅在規劃和發展中有了清晰的指向性,并且給予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支持企業做大做強,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政策持續加力,也讓企業有了發展的“底氣”。程翱直言,近幾年成都制定出臺了一攬子政策,從鼓勵跨境電商企業發展、鼓勵建設和引進跨境電商平臺、聚焦跨境電商產業生態優化等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今年公司也將以自身在技術、營銷等方面的突出優勢幫助成都更多的外貿企業“出海”,并將繼續擴大本地運營團隊規模,賦能外貿企業更好開展跨境電商業務。
做強做優做大
努力進位爭先
“支持跨境電商企業做大做強”,是《成都市推動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政策措施》的著力點之一。成都優時通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主營旗下進口母嬰美妝供應鏈平臺“優時通”,擁有完善的全球供應鏈資源、物流倉儲與銷售網絡,可提供保稅倉儲、國際物流服務和跨境電商信息化服務。與主流跨境嬰兒奶粉品牌直接合作,月銷售跨境嬰兒奶粉近百萬罐,年銷售規模超過10億元人民幣。
“2021年,我們還將Hero Baby品牌全國分撥中心引入至成都雙流綜保區。”在成都優時通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邱聲志看來,此次印發的政策針對性強、支持力度大,讓企業發展信心更足,也將引導更多本土跨境電商企業勇當創新主力,做強做優做大,努力進位爭先,“可以說,政策每一條都點到了企業的心坎上,讓人感覺干貨滿滿。”
政府支持產業的決心,就是行業發展的信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邱聲志直言,目前公司也擬定了三年行動計劃,希望到2025年能在跨境電商母嬰領域交易規模和用戶規模都能做到國內第一方陣,而今年成都的團隊規模和交易規模也將力爭1至2倍增長。需要注意的是,當天在政策解讀過程中,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將于近期正式印發實施細則。
跨境電商作為數字經濟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重要業態,其出現和發展適應了貿易小額化、靈活化的發展需求,更適應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同時極大降低了國際貿易的門檻,讓更多的中小微主體可以通過跨境電商尋找商機、拓展市場、銷售產品、創立品牌,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活力。
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成都將通過貫穿全年的系列活動,市、區聯動發力,依托專業外貿服務企業、國際大平臺以及境內外商協會,推動傳統制造業向國際化、標準化發展,塑造一批“成都造”國際品牌、推動一批“成都造”產業出海。(記者 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