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自貿試驗區崇左片區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憑祥市,2019年8月設立,是全國5個沿邊自貿片區之一,也是廣西自貿試驗區三大片區之一。設立近四年來以來,片區積極推進多項制度創新,不斷提升口岸通關效率,推動跨境產業合作蓬勃發展。
公路、鐵路口岸保障跨境供應鏈安全穩定
為加快貨物快速、順利通關,推進“兩國一檢”,中越雙方共同商議修建的友誼關—友誼口岸國際貨運專用通道于2017年9月11日正式開通運行,專用通道與友誼關口岸作業區共用口岸、共用設施、統一運行、人貨分流。
友誼關口岸是全國第一個啟用全信息化智能通關模式的沿邊陸路口岸,實施“提前申報”和“兩步申報”并行,海關、邊檢共用一個卡口作業,一個卡口通道自動驗放多種類型的業務,有效提升了通關效率、降低了通關費用。
友誼關口岸還是全國第一個試點應用出入境車輛邊檢快捷通關系統的陸地口岸,全面實現了“零接觸”式驗放通關和零等待、零延時、零誤差的快檢快通目標。該系統推行使用后,單車檢查時間壓縮至15秒以內,減少了75%;司機免填《機動車查驗卡》、出入境證件不再加蓋驗訖章,出入境證件使用周期從原來的1個月延長至3至6個月。邊檢快捷通關系統試點啟用當年,友誼關口岸貨運通關量突破30萬輛次(35.9萬),同比提升23%。
今年以來,貨物進出口需求旺盛,口岸跨境車輛也大幅增加,為保障口岸暢通,友誼關口岸制定防擁堵“五步法”,依托“智慧物流管控平臺”、上線智能輔助檢查系統,通過一系列措施提升車輛查驗速度,保障進出口貨物的高效通關。
目前,友誼關口岸日均通行能力為1300—1500輛次,最高峰達到1600輛次/天,車輛卡口通關時間縮短到2分鐘左右,通行能力已恢復到了往年的平均水平。高效有序的運作也使得友誼關口岸成為疫情暴發以來全國唯一保持通關業務不間斷運行的沿邊陸路口岸。
目前,憑祥鐵路口岸開往東盟的主要為中越班列,出口貨物品種主要有電子元件、機器設備等機電產品及鋼材、農產品、紡織品等,進口貨物品種主要有機電產品、礦產品、紅木家具、水果、中藥材等。其中,冷鏈班列裝載的東盟水果頗受國內消費者青睞。
近年來,憑祥海關積極落實廣西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工作要點中關于發揮憑祥鐵路口岸作為泛亞東線鐵路支點的戰略部署,保障跨境班列“點對點、一站式”高效運行。
據介紹,目前采用的“鐵路快通”模式,大大縮短了通關時間,較以往整體縮短1-2天時間;對進境貨物開展“先期機檢”“多股道核鎖”,實現了每個貨機1分鐘檢查、轉關和過境無紙化管理和口岸分組出鏡;設立專門窗口,實行7×24小時預約通關機制,實現最快只需1天時間完成入口岸辦理到順利駛離全過程。
發展多功能產業集群
為進一步完善友誼關口岸配套基礎設施,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憑祥物流園將一期工程部分限制資產改造成為大型的農產品農產品集散交易中心,以實體平臺為依托,電子商務為媒介,集合農產品水果交易集散實體平臺和電商產業的孵化,形成集農產品水果加工、包裝、倉儲、配送和交易于一體的多功能產業集群。
目前,該交易中心已經成為憑祥市最大的物流配送中心和最知名的水果交易中心,配備有約5萬平方米國際物流配送中心和農產品水果交易平臺、約1.3萬平方米的農產品水果倉儲加工區,進駐物流園區的物流公司、電商企業等企業50多家,貨運車輛日流量500多車次,進口芒果、菠蘿蜜等水果交易量超過憑祥口岸總交易量的70%。
打造“兩國雙園”合作模式
為充分利用越南原產地證、土地、勞動力優勢以及中方技術、資本等互補優勢,憑祥深化與越南以及東盟的經貿合作共同打造跨境產業鏈,打造“兩國雙園”合作模式,推進中越產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2019年9月,憑祥市政府平臺公司與憑祥市三諾集團共同出資建設“三諾跨境電子產業示范園”,于廣西和越南邊境分別布局中方園和越南園,總投資額超100億元,于2020年先后投入使用,提供就業崗位超2萬個。
三諾跨境電子產業示范園項目圍繞電子信息、智能智造、智慧健康、機器裝備等核心產品及其精密零件、深加工機構件等配套部件產品,以三諾為主導,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及協會企業,建設面向泛IT電子信息科技的產業鏈生態集群公共服務制造平臺。
沿邊產業園推動形成“口岸經濟”
憑祥產業園是獲得國家層面重點扶持的建設項目,規劃總面積60平方公里,現已建成標準廠房51萬平方米,主要包含產業園西區主片區和出口加工產業片區。主片區重點發展東盟農副產品加工、中醫藥加工、新型材料制造、電子信息、小家電等產業,已入駐園區企業達45家,正常生產37家,規上企業36家。出口加工產業片區主要包含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和邊境出口加工產業園。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節點,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友誼關口岸)是中國通往越南及東盟最便捷的陸路口岸,也是中國第一個實現與境外互連互通、貼邊發展的綜合保稅區,目前已經建成10棟標準廠房并交付企業使用。
目前,憑祥沿邊產業園區已初步形成了以東盟特色農產品、農副產品加工為主,電子科技、智能機電等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下一步,憑祥市將按照國家沿邊產業園區的規劃,依托口岸、資源優勢,搶抓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發展機遇,積極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打造口岸、交通、物流、制造相結合的集成產業,推動“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升級。
立足區位優勢,推動跨境互市
為幫助邊民增收致富,憑祥市充分發揮“邊”的優勢發展邊貿產業,把邊境的政策資源變成邊民增收致富、村級集體經濟創收的主要源泉,開創合作社抱團“買東盟”和公司化運營“賣東盟”的產業模式,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富民興村固邊路徑。
為加大邊貿互市規模,憑祥市還為合作社提供了一系列對落地加工企業的扶持政策和稅收優惠力度,如實行“一企一策”、互市商品落地加工越南車輛直通廠區、實施農產品增值進項稅核定扣除等。下一步,憑祥市將鼓勵和積極引導更多的邊貿合作社參與到互市商品落地加工發展,加快構建中國—東盟特色優勢跨境產業鏈發展,為當地邊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提供更多的稅收來源。(完)
下一條:中法跨境電商貨物運輸再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