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電商,是創新商業模式、帶動農民增收的有效抓手。今年以來,各地結合實際,積極搭建多層次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平臺,提高農村電商產業化發展水平。一季度,全市農村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12.17%,較全國農村高出2.9個百分點。
枇杷是合川區古樓鎮的主導產業,今年種植面積達4萬畝。今年,當地通過市場化方式,引進專業電商團隊,對古樓枇杷進行線上推廣。
在合川區古樓鎮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黃永華看來,電商可以打破地域限制,拓展枇杷銷售市場,今年他們力爭枇杷線上銷售量突破30萬斤。
在墊江,當地推出“電商+工廠”模式,依托食品加工產業園打造電商加工中心,目前已集聚25家食品加工企業,投用火鍋底料、自熱方便食品、膨化食品等各類型電商加工線55條。
“引導30余家傳統生產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研發網絡適銷產品,打造食用油、米線、調味醬等網絡爆款產品60款。”墊江縣商務委副主任易彬告訴記者。
今年一季度,重慶農村網絡零售額實現135.46億元,同比增長12.17%,較全國農村高出2.9個百分點。接下來,我市將持續做好政策引導、平臺搭建、資源對接和行業生態打造等基礎性、系統性工作,持續推動農村電商規模擴張。
市商務委電商處副處長馬璨表示,到2028年,將力爭培育1-2個國家級農村電商“領跑縣”、20家左右縣域數字流通龍頭企業、20個左右縣域直播電商基地,基本建成設施完善、主體活躍、流通順暢、服務高效的農村電商服務體系。(重慶廣電-第1眼TV記者 毛林濤 王祥 特約記者 楊偉東 李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