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天津7月19日電 (記者 周亞強)記者從天津官方了解到,天津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天津市算力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下稱《方案》),以構建算網協同、普惠易用、綠色安全的一體化算力體系,打造立足京津冀、輻射服務全國的算力產業發展高地。
《方案》包括總體要求、重點任務、保障措施三大部分,提出加快優化算力供給結構、強化國產自主可控技術創新、拓展算力賦能領域、加強算力資源調度運營、統籌優化算力空間布局、推動算力綠色低碳安全發展等六項共26條具體任務,并逐條明確了責任部門。
《方案》提出,鼓勵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企業等結合市場需求,建設“萬卡”智能算力資源池,打造京津冀地區重要算力節點,力爭到2026年,全市智能算力規模達到10EFLOPS以上;支持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結合人工智能發展需求,拓展業務領域,強化協同創新,到2026年,全市超級算力應用率達到70%以上。
在拓展算力賦能領域方面,《方案》逐條列出智能制造、智能網聯汽車、智慧港口、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醫療、智慧金融、新型消費、科技創新、主題園區等10類場景,強調加快推進算力普惠、數據共享、算法自主可控,釋放技術紅利,為重點領域數字化轉型升級注智賦能。
此外,《方案》對濱海新區、武清區、河北區等算力產業聚集區提出具體要求,并鼓勵其他各區結合算力產業發展重點和要素供給實際,吸引上下游關聯企業匯聚和產業協同,加快形成特色突出、協同發展的算力產業布局。
根據《方案》,到2026年,天津全市算力中心國產算力芯片使用占比超過60%;建成5個以上賦能成效顯著的大規模智算中心;全市算力賦能標桿應用場景超過3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