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的浪潮下,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已成為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爭相布局的領域。近日,阿里巴巴發布企業服務(即“to B”服務)成績單,公布了公司在to B市場的舉措與成果。
數據顯示,在新品方面,過去一年,淘寶上誕生了2000個淘品牌;截至2019年9月,商家在天貓發布超9000萬款新品;C2M產業帶定制新品同比增長7倍;通過阿里媽媽平臺,商家每月營銷推廣200萬件新品;通過接入天貓精靈,超500個品牌4000多款新品獲得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支持的技術能力。
在新客方面,僅在天貓官方旗艦店,品牌過去半年就總計收獲超9億新增粉絲;通過淘寶,商家可以觸達超4.5億下沉市場消費者;通過淘寶直播,商家獲取近1億粉絲增量;與此同時,商家還通過天貓超市生態、本地生活、盒馬鮮生等線下場景,獲取用戶。
在新組織方面,有超1000萬企業通過阿里釘釘平臺實現數字化轉型;有500個天貓商家成立“互聯網新品部”;有200萬商家建立智能客服新組織。與此同時,阿里方面指出,數字化轉型在10大行業已成為“一把手工程”。
實現這些成績,源于阿里巴巴對to B服務的全面深入。在今年1月舉辦的2019年全球品牌新零售峰會上,阿里正式發布商業操作系統,宣布將幫助全球零售業重構商業運營的11大要素,具體包括品牌、商品、銷售、營銷、渠道、制造、服務、金融、物流供應鏈、組織、信息技術等。
阿里CEO張勇當時表示,“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商業操作系統,本質上把阿里過去20年沉淀的數字化能力與客戶共享。”
而在今日舉辦的第二屆阿里巴巴ONE商業大會現場,張勇再次談到這一系統。他表示,對于對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來說,數字化商業世界不僅是窄義的零售市場,各行業都在通過數字化,全面走向數字經濟的新商業時代。“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是企業走向數字化經營的必要條件。”
張勇稱,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是一種理念和方法論,將它理解成產品、工具都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希望輸出一種能力,跟企業內部的能力貫穿融合,產生真正的化學反應。”
不過,張勇也指出,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的合作客戶越來越多,共創了很多價值,但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并非萬能,“正如同樣使用安卓系統,有的手機廠商成功了,有的卻失敗了。關鍵取決于企業內部的生產關系能不能成長。”
盡管如此,企業服務市場前景廣闊,成為頭部互聯網企業的戰略必爭之地也成為不爭的事實。在日前的“數字化時代企業精益管理”研討會上,京東零售集團企業業務事業部副總經理李靖也表示,企業數字化轉型已成為眾多企業提質增效的首要方向,依托數字化完成企業發展的提速換擋,已成為眾多大型企業必須要走的道路,而京東也瞄準了這一賽道。
據京東方面公布的數據,京東企業業務目前已為中小企業省下500億元,并為超過6000家大型企業客戶提供服務,包括政府、大型能源和運營商企業、交通運輸企業、大型金融企業。
可以預見,隨著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不斷展開布局,未來這一賽道還將吸引更多選手加入。這也意味著,將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從而創造新的市場和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