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縣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全縣總面積2539平方公里,山地占88.82%,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有703座,全縣人口僅23.1萬。在這個典型山區縣,發展出了農村電子商務的遂昌模式,并成了中國農村電子商務調研基地。
遂昌農村電子商務包括“農產品進城”和“消費品下鄉”兩種形態。
“農產品進城”著眼解決農產品與市場對接的問題。當地的農貨“上行”平臺——遂網,一端對接的是農產品的供貨源——農村合作社,另一端對接當地開網店或做微商的城鎮年輕人,將他們發展成為遂網的分銷會員,幫助將農產品銷售到一二線城市,而這些年輕人事先都會接受遂昌網店協會的電商培訓和銷售能力培訓。
“消費品下鄉”著眼解決農村無法進行網絡購物的痛點。當地的消費品“下行”平臺——趕街網依托每個村的商業小店,在店內劃出8~10平方米的一小塊地建服務站,為服務站配備電腦設備,培訓店主做兼職服務員幫村民在趕街網上進行代購。同時,趕街網建立縣級運營中心和從縣城到農村的二級配送物流。
這一模式被馬云大加贊賞,不久之后(2014年10月),淘寶也上線針對農村市場的二級頻道“農村淘寶”,不僅提供日常用品,還有農資農具產品。此外,阿里也宣布啟動“千縣萬村”計劃,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農村電商,要解決的是這片土地上的東西賣給誰的問題。”
然而歷史告訴我們,農產品進城并不容易實現,消費品下鄉一定會受歡迎,卻未必是農村經濟的良藥:
1898年,美國郵政部宣布對農民實行免費投遞。美國郵政部長沃納梅克認為,報紙雜志將使得男女青年待在家里感到更為滿意,而且會使得他們學習了解更多知識,以便更好地經營農場。
“打破農村生活的孤獨和寂寞,并制止人口經常而可悲地從農村流動到城市去。對于這個偉大國家的農村地區,我們的效勞總是不夠的,何況正是農村的人們給世人提供了衣食之源。”
1913年,美國開始農村包裹免費郵遞制度,其主要理由是要幫助農民把他們的產品加快運輸到城市里來。第一個成果就是給威爾遜總統寄了一袋八磅重的蘋果。
但是,從農村到城市餐桌的運動最終沒有發展起來,而從城市商店到農村的運動卻熱火朝天搞起來了。郵購商店把城市風尚和新鮮事物介紹給農民,從而空前繁榮。在實行包裹投遞的第一年,大百貨公司西爾斯商店的訂貨是上一年的五倍。
上一條:熱潮褪去,農村淘寶“瘸腿”前行
下一條:那些逃離農村淘寶的“村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