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即把某一行業內的競爭性企業以及與這些企業互動關聯的合作企業、專業化供應商、服務供應商、相關產業廠商和相關機構(如大學、科研機構、制定標準的機構、產業公會等)聚集在某特定地域,好比聚集在美國硅谷的信息技術企業和相關廠商、機構。
說到淘寶在農村電商版圖內的產業集群,就離不開一度“野蠻生長”的淘寶村。
淘寶村的認定標準主要有3條:經營場所在農村地區,以行政村為單元;電子商務年交易額在1000萬元以上;本村活躍網店數量在100家以上,或活躍網店數量占當地家庭戶數的10%以上。像這樣以淘寶為主要交易平臺,有大量網商聚集的村落便可成為淘寶村,當一個鎮上符合淘寶村標準的行政村大于或等于3個,即被稱為淘寶鎮。
縣域人才服務商、洛陽閃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余姍姍告訴《IT時報》記者,淘寶村相當于農產品上行的評定標準,意味著產業集群的形成。“在農村電商布局中,淘寶村與農村淘寶服務站可以說是一‘陰’一‘陽’的關系,前者依托市場和主體,后者則仰賴政府與平臺。”
余姍姍指出,早在2009年,淘寶村完全是靠自發形成的,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野蠻生長,進入規模化發展時期,有了縣域人才服務商的介入,才開始進入規模化發展,助力美麗鄉村建設,“以往淘寶村花費5年才能形成的規模,服務商1年就能孵化。”
阿里巴巴旗下雖然有淘寶大學這樣的電商學習平臺,但余姍姍表示,光靠培訓難以讓人才落地,因此洛陽閃迅自2016年起便展開了縣域模式探索,先后在洛陽市孟津縣平樂村、伊濱區龐村鎮與淘寶大學合作指導企業、村民開網店,將當地打造成淘寶村、淘寶鎮。
村民不僅可以在閃迅的孵化基地學習電子商務知識,服務商還將通過店鋪分級親自協助網店的運營。在2017年舉辦的第五屆中國淘寶村高峰論壇上,閃迅打造的龐村鋼制家具淘寶鎮和平樂牡丹畫淘寶村一同入選了全國十佳淘寶村案例。
“從2016年2月至今,龐村鎮的線上交易額已經突破了2億。”據媒體報道,截至2017年12月,龐村鎮產生了395家活躍網絡店鋪,并且擁有60多家物流站點。隨著數字的刷新,服務商提升區域知名度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元化。
余姍姍告訴記者,目前當地網商已進入3.0經營模式,在此之前不但經歷了從一人開店到多人開店的升級,服務商還會將優秀的店鋪上架京東,并推動創意旅游等項目,比如在扇子上描繪牡丹畫。平樂村是中國牡丹畫的發源地,“在這里,一幅畫等于一畝田。”余姍姍自豪地說。
“在洛陽,村淘店村小二一個月賺五六千屬于很好的水平了,差一點的一兩千,甚至幾百塊的也有。”余姍姍告訴記者,盡管村小二業績堪憂,面臨淘汰的風險,但是政府為了留住人才,會幫服務站安排繳納水電費之類的服務。如果村小二僅靠阿里的返點實在捉襟見肘,政府還會鼓勵他們往上行的方向發展。
以龐村鎮為例,對于網上開店,在經營中達到活躍店鋪標準的個人給予1000元的開店補貼。此外,對于經營業績好的活躍店鋪,還將予以銷售額3%的返現獎勵。
“在平樂村的140家網店中,20%是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有的人一個月售出十幾萬的牡丹畫,利潤率能有50%。”在成為淘寶村以前,平樂村也是“空空如也”,甚至沒有像樣的物流網點。“想把東西往外送,只能去白馬寺鎮發貨。”余姍姍表示,正是通過上行的產業集群效應,才帶動了當地的物流發展。當初在政府主導下,中國郵政率先進駐了平樂村,直到后續網店的規模、單量凸顯了,才引來了“三通一達”。
上一條:電商助力農產品實現“雙向暢通”
下一條:美好的愿景和骨感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