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快遞業的綠色化、減量化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為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循環化,近年來國家郵政局推動在電子商務法等法律中增加快遞包裝治理相關條款,引導寄遞企業圍繞綠色包裝等重點領域加強科技創新;在《快遞暫行條例》《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和《快遞服務國家標準》中明確了快遞生產作業相關要求,并印發《郵件快件包裝廢棄物回收箱應用參考》,穩步推進包裝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通過快遞運單電子化、包裝減量化等方式,我國快遞業綠色化、減量化的探索已經取得進展:2020年,用電子運單替代傳統紙質快遞運單,相當于節約833億張A4紙用量;將瓦楞紙箱的瓦楞紙層數從5層減少為3層甚至更少,將包裝袋厚度從0.06毫米減至0.03毫米,將膠帶寬度從60毫米及以上縮小至45毫米及以下。通過推動郵政快遞企業在郵政快遞網點設置符合標準的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對回收后外形完好、質量達標的包裝箱、填充材料等重復使用,以及引導郵政快遞企業快遞員上門、驛站回收等,國家郵政局正探索構建郵件快件包裝物回收“逆向物流”模式。截至目前,全行業已投入使用380萬個可循環快遞箱(盒),有效減少了包裝箱、包裝袋和填充物的用量。
據了解,快遞包裝管理在不斷完善的同時,其綠色化實踐仍面臨一些困境;一是法律法規標準體系仍待完善,二是上下游協同有待加強,三是目前行業綠色供給相對不足,聚焦行業實際需要的綠色產品、技術和模式欠缺,自然條件下可生物降解包裝推廣成本較高,可循環包裝應用模式亟待創新,且替代成本居高不下。
對此,國家郵政局表示,下一步將全面落實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電子商務法等法律規定,全面推進快遞包裝綠色治理,健全完善法規標準政策體系,持續推進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循環化。同時,國家郵政局也呼吁,廣大用戶及相關電商平臺、寄遞企業積極落實綠色包裝要求,共同推動快遞業的綠色化進程。